老舊小區特刊|尹建國:“干這行,就要有專一和熱愛的勁兒”
一遍遍蹲起放線、測量、記錄、計算,與路邊居民解釋工期、解決投訴建議,順手幫出行的鄰居們搬抬電動車……在梅苑老舊小區綜合治理的現場,尹建國的工作繁雜、瑣碎,這是老舊小區改造一線項目管理人員的日!諒鸵蝗盏娜粘,又是隨時面臨挑戰的日常。
談到與市政項目的對比,尹建國認為,“老舊小區的綜合治理是個操碎心的活兒”。老舊小區2016年度綜合治理改造項目啟動后,為了保證施工計劃的合理性與科學性,2016年度待定施工的23個小區按片區劃分,一片區由尹建國負責,共計7個小區,配備現場施工員5人。這個“操碎心的活兒”,開工了。
尹建國是個嚴肅、極為講原則的人。在項目上,施工方工程人員對他都有點“怕”,他永遠是話不多說,做起事情來雷厲風行。由于今年的梅苑社區改造施工工期緊、任務重,涉及的管線社會單位多、施工隊伍多,管理協調中難度的確是大,但他只遵循“質量為重”的原則,對于施工作業中不符合施工規范和標準的地方永遠是一個動作——返工。采訪過程中恰好遇到一個拐角處的人行便道的花磚鋪設,尹建國敲敲打打,試驗著花磚下的回填灰土程度,由于發現了幾處松動,他立馬要求工人“返工!重新回填!”
這樣的嚴厲不怕得罪人嗎?尹建國說,老舊小區的改造本身就是為居民辦的好事,只要是能保障居民的切實利益,就不是得罪人。而尹建國的“不近人情”并不是公司的個例,在現場,這是每個九強人的基本原則。
說起尹建國的“講原則”,就不得不提起2016年的張鋼小區突擊戰。老舊小區施工過程中面臨的普遍問題是管線復雜、老化,又加上現場進駐隊伍多,協調難度大。當在9月底接到10月初就要點評的通知時,尹建國就拼在了張鋼小區的項目上——協調壓路機進場、拌合站攤鋪水穩,跟進灑水車清掃路面,繼而連夜攤鋪瀝青,由于人員配備緊張,尹建國和他的團隊二話沒說,套上水鞋就跟在灑水車后面開始了清掃,水鞋磨壞了也顧不上換。正直秋末,涼意漸濃,施工員們沒有一個掉隊,工作時間主動變成了24小時制,每天定量定計劃,經過連續六天七夜的突擊,圓滿完成點評任務。
說起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,尹建國的神情反倒是平靜的。他說,“作為工程人,加班加點趕工期就像是家常便飯。比如混凝土澆灌進場,如果這車混凝土澆灌完成不了,是不會有人主動提出休息的,對于一線人,這不是什么偉大的事,是出于工程人的一份責任與擔當,干了這行,就要有專一和熱愛的勁兒!
而今,張鋼社區改造結束也即將滿一年,他卻還沒有機會再回去看看他負責修設的路面、便民座椅、景觀園路、更換的樓道門窗、照明設施……每天上下班回公司的路上經過張鋼社區時,他在心里總會嘀咕著,“這是我修過的小區”。
修路人就是這樣,他們接到手的路面都是坑坑洼洼、泥濘不堪的壞路,而當這些路基路面修好通車時,也正是他們離開的時刻,而他們極少有機會走在自己修過的路面欣賞沿線的風景,只有路旁的花草樹木記得他們在這兒流過的汗與淚。
從08年接觸市政建設到今天已有近十年的時間,尹建國說他從來沒有后悔踏上這條路,就像他自己講的那句話“選擇哪一行都是一樣的,來來回回地換,還不如把一行踏踏實實地干好”。
如今,老舊小區改造已進入尾聲,幕后英雄們陸陸續續的奔赴到其他的施工一線,尹建國們的故事未完待續……